查看原文
其他

大类招生中的海洋学院 | 因海而生 向海而歌

海洋到底有多辽阔?人类只了解到5%,蔚蓝之下可能是另外一个世界。2020年,我国“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海洋中不仅仅有鱼类资源,这里还有石油、天然气、可燃冰、潮汐能、海底砂矿、海底磷矿、海底多金属结核、海底热液等等自然资源。单单就可燃冰一项来说,其蕴藏量是现有地球化石燃料的两倍。中国是一个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广大学子,胸怀祖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海洋进军,立志建设海洋强国!

1492年,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现在,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新大陆”有待你的发现。如果你想投身祖国的海洋强国建设,如果你想在海洋领域大展身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是你的绝佳选择。



        海洋学院院长

  陈学恩

亲爱的同学们:

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欢迎大家报考海洋学院,我们共同探索海洋的奥秘,向海图强,筑梦海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海洋学院期盼大家的到来!



1

雄厚的办学基础,蓬勃的年轻学院

学校早在20世纪50年代组建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是我国高校系统最早发展海洋地质学科的单位之一,是教育部与原国家海洋局共建的17所涉海院校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郝诒纯院士为首的研究集体相继在西沙海槽和冲绳海槽开展微体古生物和沉积学的工作。李思田教授等在莺歌海盆地、珠江口盆地等中国近海海区开展含油气盆地及海洋油气勘探分析与研究工作。90年代中后期,以我校学者牵头或作为骨干成员主持或参加了海洋“863”高科技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大批项目,在边缘海构造演化、深海油气形成和赋存机制、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海洋矿产资源调查、海底大地电磁探测、海底快速化学探查等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推动了学科建设。

进入21世纪,海洋科学学科进入发展快车道,2001年获得“海洋地质”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海洋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海洋地质”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设立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得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海洋科学本科专业招生始于2003年,2015年开始与中科院、原国家海洋局下属相关海洋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共建海洋科学(菁英班)。为响应国家建设“海洋强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部署,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科优势,海洋学院于2016年7月正式组建成立。2018年新增海洋工程与技术本科专业并招生。2019年,海洋科学专业入选全国首批“一流本科”专业。

▲1999年4月我校成立海洋地学中心

(京、汉两地共同组建)


海洋学院参与建设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现有海洋科学湖北省重点学科1个,海洋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个,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个,地质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1个。

我校海洋学科在中国科学评价中心2006-2007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中排名全国第5,在2007-2008年度同类评比排名第4;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排名靠前:2009年全国第二轮学科评估排名第4,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排名第5,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获评B档学科。

海洋学院坚持“高起点、高层次”标准,构建海洋科学“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海洋地质与资源为主要特色,涵盖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环境和物理海洋等学科方向的学科体系。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学校基于“建设地球科学领域一流大学”的战略考虑,将海洋科学学科的发展列入整体规划,将海洋科学(海洋地质)列为“211工程”一、二、三期重点支持学科群之一。我校海洋科学(海洋地质)于2003年、2008年和2013年连续3次被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17年9月,学校入围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海洋学科纳入“地质资源”子项目重点支持。



2

一流的师资队伍,丰富的科研成果

海洋学院拥有一支年龄梯队合理、专业结构比较全面、研究力量雄厚的成长型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55人,其中专职教师40人,教授15人,副教授22人,讲师3人,博士生导师21人。专任教师中博士化率99%。学院拥有地矿部百名跨世纪人才基金计划入选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学校腾飞计划入选者1人、摇篮计划入选者2人;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地质调查二级项目负责人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类项目负责人2人。

▲我校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签署共建联合研究院合作协议



海洋学院先后选派六位科学家参加大洋钻探项目ODP和IODP科学调查、7人次参加国家大洋环球航次等重大海洋科学研究和考察计划;海洋学院近四年累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84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子课题)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面上项目20项、青年基金15项,国家地质调查二级项目1项、地调协作项目1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5项,以及其它各类项目108项,合同经费近2亿元,年人均科研经费名列前茅。四年来,学院师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Marine Geology、Journal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等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155篇, 出版科研专著9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航海学会等行业协会奖4项。在海底构造演化、深水沉积体系、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地球物理、海洋环境化学、海洋环境监测、海洋防灾减灾等领域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姜涛副院长参加

大洋科考

▼陈刚副院长在南极科考



3

特色的专业培养,强大的交流平台

海洋学院重视实习实践教学环节,遵循“理论+实践”的特色专业培养模式。各专业实习实践教学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每年暑期,学院组织师生分批前往北戴河周口店秭归浙江舟山等地进行实习,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相融合,助力培育基础知识“实”、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潮”的新时代海洋科技工作者。

科学无国界,期望在大学学习阶段有一段难忘的海外学术交流经历?让海洋学院圆你的出国梦!学院长期与美国、德国、俄罗斯、挪威、日本、韩国等国家及地区海洋研究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关系。2019年,学院与波兰什切青大学签署学生互换协议,定期开展学术交流访问与学生联培。实施《海洋学院“一流本科”海外实习实践计划》,前两批确定资助36名学生进行海外访学,占本科生总人数的22%。

学院学生参观

“海洋六号”科考船 

海洋学院学生在

浙江舟山海上实习

2018级学生在秦皇岛

河北海事局参观实习

▲学院学生参与中国大洋49航次科考

▲与波兰什切青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4

温暖的海洋家庭,广阔的发展前景

院领导坚持走近学生日常,为学生答疑解惑心理、生活、学业等直接问题;深入招生就业一线,为学生和家长解决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外拓海资源,为学生和家长解决最关心的发展问题。

学院具有多样的师生交流形式,许许多多的良师益友就在你身边,带给你默默温情,照亮你前进的路。海洋菁英成长营会带你徜徉在丰富多彩的海洋学子第二课堂;“海洋之光”学术论坛,学术大牛带你把握科研最前沿;“老生带新生”中,学长学姐们会带你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少迷茫,多笃定;“师生午餐会”为同学们提供向老师们反映自己实际需求和问题的平台;“新老生交流会”中,学长学姐们会为大家分享学习和科研经验。学院积极为学生拓展就业实践基地,与中交集团、广海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共建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十三五期间本科生升学率近70%,就业率97%。学院与中科院、自然资源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科研单位长期保持交流合作,为海洋学院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成军书记参加

师生午餐会


▲新生家长见面会

▲与中交集团签订就业合作协议

▲开展“海上教学实习实践”调研


 ▲海洋学院海洋菁英成长营开营仪式



各位同学,让我们在九月相见,共同成为具有向海图强理想信念、耕海探洋专业本领、放眼四海的国际视野、谋海济国的时代担当的新时代海洋人!





来源 | 招生办公室

图文 | 海洋学院

微信编辑 | 李加滨 蒋益焕

审核丨魏海勇 王俊芳




地大更多资讯欢迎关注:

地大新闻网 voice.cug.edu.cn中国地质大学新浪微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抖音(CUG1952)学习强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央视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中国教育发布客户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今日头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腾讯视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融媒体中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